绿城新盘官宣、招商拿地后,港务以北又迎两宗宅地公示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随着2023年年初,港务区与高陵合作共建区的曝光,到交大系宣布与陆港第七小学、陆港第四学校组成的“名校+”,也正式掀起了港务区向北发展的趋势。
随后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时间中,可以看到,港务区的纯新盘也越来越向北边的秦汉大道靠近。
就在港务区2023年的最后一场土拍中,招商摘得的三宗共计215亩的宅地同样也位于秦汉大道以北区域。
招商拿地一周后,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又公示了秦汉大道以北两宗宅地的用地详情,无疑又将进一步推动港务向北的发展速度!
港务向北大势所趋
在看这两宗地块的详细信息前,我们先来聊一聊为什么港务区要向北发展?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其一:从城市发展的层面来看,在西安“向南”受秦岭限制、“向东”受白鹿原的地形条件阻碍下,拥有着大片未开发空地的渭河以北无疑是最佳之选,因此“北跨”便成为了西安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二:对于港务区而言,随着奥体核心区的开发饱和,接下来想要进一步谋求发展的方向一个是向北、一个是向东,而东边目前依然还有很多村子和仓库未拆迁,城市界面比较杂乱,所以虽然这两年在港务以东有个别房企有项目落地,但市场的认可度却并不高。而秦汉大道以北,更多的是已拆迁完的净地,对于房企而言发展的障碍已经清除,接下来就是拿地、进入快速建设期。
其三:从诞生了西安多个千万级顶豪的浐灞三角洲,以及多个高端盘聚集的沣渭三角洲来看,“三角洲”板块的价值已被数次验证,而西安主城区待深度开发的最后一个三角洲便是港务区以北的灞渭三角洲。这三点原因的叠加都共同决定了,向北发展将会是港务区接下来的必然趋势。
地块详情
而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的这两宗地块也均属于秦汉大道以北、灞渭三角洲范围之内。
地籍编号为GW1-11-9地块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内,奥体大道以西,林泓路以南,占地约64.921亩。
用地性质为二类城镇住宅用地,容积率2.5、建筑密度≤20%、绿地率≥35%,地上建筑面积≤10820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8290平方米。
地籍编号为GW1-8-4-1该宗用地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内,全运路以东,林泽路以南。
占地约53.811亩,用地性质为二类城镇住宅用地,容积率2.5、建筑密度≤20%、绿地率≥35%,地 上建筑面积≤8968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1745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宗地也是港务区发布的《2023年度第三批次集中出让住宅地块详情》中的其中两宗住宅用地。这也意味着,这两宗地有望将会在2024年1月31前正式挂牌上架。
教育资源突出
这两宗地都位于秦汉大道以北板块的林泓路沿线,也是秦汉大道以北范围内房企目前集中进驻的区域。
除了与这两宗地一路之隔、刚刚摘得三宗共计215亩住宅用地的招商揽阅项目外,已售罄的金地玖峯悦、以及待入市的绿城管理代建项目绿城·西安拾光屿也位于这个区域。
绿城·西安拾光屿地块是西安港城建设有限公司在2022年10月所摘得,当时一共摘得88.857亩、93.446亩两宗住宅用地。
而绿城·西安拾光屿则是其中的93.446亩宅地,据悉打造的将是建面约109-143㎡的第四代住宅产品。
另一宗88亩宅地是否也为绿城管理代建现在还不确定,如果两宗地为同一个项目,那么意味着绿城拾光屿也将是一个体量接近200亩的大盘,和招商揽阅形成直面竞争的关系。
而之所以房企集中进驻这片区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配套。
招商揽阅和绿城·西安拾光屿两个项目中间,就是交大附中合作办学的陆港第四小学、第四初中。
而今天规划公示的这两宗地紧邻的则是一宗中小学教育用地,而除了教育配套外,1.2公里之内还能享受到地铁10号线、地铁3号线双地铁的配套所带来的轨交资源。
如果要说唯一的弊端,那就是区域内的骞柳小区、幸渭佳苑安置房对于板块界面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更多房产讯息请关注【搜狐焦点-西安站】或微信公共号【拼房帝】!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