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环球主营业务承压,医美概念颇受资本青睐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事实上,苏宁环球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地产公司。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苏宁环球业绩也遇瓶颈,公司2016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82.47亿元、57.68亿元、32.44亿元、39.24亿元、42.8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71亿元、11.48亿元、10.21亿元、12.31亿元、10.38亿元。
而医美的确是一门好生意。据Frost&Sullivan数据,中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美市场,2019年市场规模达1769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3115亿元。
但我国医美市场渗透率仅为3.6%,远低于日本(11.0%)、美国(16.6%)、韩国(20.5%),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
目前医美行业颇受资本青睐,上市公司股票“沾医美即起飞”。Wind数据显示,2021年初至今,医美指数涨幅逾52%。A股市场上,贝泰妮、爱美客、华熙生物等医美概念股,今年以来累涨超500%、116%、99%。
从整个医美产业链来看,上游是原料供应商、设备制造商等,主要从事玻尿酸、肉毒素、胶原蛋白等原料生产;中游是服务机构,包括公立医院的整形外科、皮肤科和众多民营医美服务机构;下游是获客渠道,包括线上搜索引擎、垂直类医美平台等,为消费者提供医美信息并导流至医美服务机构。
苏宁环球此次收购的医美医院处于产业链中游。在我国,公立医院由于其自身属性,主要担任治疗性医疗服务,偏消费性医疗服务的医美业务无法做大。
因此,私立医美服务机构成为行业主要服务主体,且集中度较低,市场中70%-75%为中小型机构。据ISAPS数据,2019年私立医美服务机构收入达1259亿元,占市场总收入的82.8%。
苏宁环球医美产业集团副总裁史历认为,与专门从事医美的企业相比,跨界企业拥有资金优势和相关资源的消费赋能优势,从房地产跨界医美,可以盘活主营业务积累的存量用户,实现资源对接和可持续发展。
好啦,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和留言。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