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面110㎡套内60㎡”带来买房新思考

西安楼市 2022-02-26 14:51:0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前不久,半月谈对东部沿海某地楼盘“建面110㎡套内60㎡”再度关注,并对公摊面积的合理性和是否应该存在提出新的质疑。 近日,不止一位粉丝发来信息,问:都是装修房,A盘建面143㎡套内99㎡和B盘建面126㎡套内98㎡,到底应该买那个好? 说实话,刚看到粉丝提供的建面143㎡和126㎡两个户型的套内面

前不久,半月谈对东部沿海某地楼盘“建面110㎡套内60㎡”再度关注,并对公摊面积的合理性和是否应该存在提出新的质疑。

近日,不止一位粉丝发来信息,问:都是装修房,A盘建面143㎡套内99㎡和B盘建面126㎡套内98㎡,到底应该买那个好?

说实话,刚看到粉丝提供的建面143㎡和126㎡两个户型的套内面积时,吃了一惊:

两个户型的建筑面积相差17㎡,套内面积怎么会几乎一样(相差1㎡)呢?

那么,到底哪一个更值得买,从这2盘的房款和套内面积来看,找到答案其实不难:

A盘:建面143㎡套内99㎡,总价约300万,公摊面积是44㎡,房价2万/㎡,公摊面积的金额是88万。

B盘:建面126㎡套内98㎡,总价约270万,公摊面积是28㎡,房价2.1万/㎡,公摊面积金额是58.8万。

虽然在单价上,B盘要高一点,但是以套内面积为核心算账的话,不仅可使用面积还多了1㎡,总价也少了30万,无疑对多数人来讲,选择B盘是合适的。

因为无论建筑面积多大,套内面积才是你实际拥有的,对你来说才实实在在的。

当然,如果再综合考虑地段因素,如学校、地铁、商业、公园等,可能对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最终的选择不一样。

上述西安2盘的公摊面积对比中,143㎡的房子公摊面积达到44㎡,怎么来的,合理吗?

恐怕开发商也未必完全敢给出底气十足的肯定回答。

商品住房的公摊面积,从最初的接受到不断地被质疑,再到当前要求取消的呼声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一个焦点。

2019年2月,住建部在《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

至今为何没有全面实现?

这一方面或许是“担忧”按照套内面积交易,房价会更高。其实看看按照套内面积交易的重庆房价就可以感知一二,在过去较长时间内,重庆的房价并不高。

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来自开发商和物业机构。一些开发商在公摊上的浑水摸鱼,收益可观;物业按照建筑面积收费,额外收入的蛋糕也是不小。

利益一定形成,打破是很难。就看开发商的良心如何了。

2021年,沿海某城一楼盘爆出业主收房时发现“建面110㎡套内60㎡”,引发新华社等众多党媒和其它媒介的高度关注。

前不久,作为喉舌媒介的半月谈,就住宅公摊发声,恐怕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无的放矢,敲打之意明显。

房价越高,公摊面积水分越大,意味着买房多花的冤枉钱越多。也意味着后续的物业费、北方城市的采暖费等生活费用日积月累花费更多。

存在不合理,暂时也没有更改,买房怎么办?

一是在综合各方面因素,在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情况下,进行取舍,尽可能地选择公摊面积较小的房子。

这既是减少一次性的买房成本,也是减少后期的物业费等相关费用的不合理支出。

二是围绕拟选择的房子套内面积大小,结合楼盘属于公摊部分的可使用功能来衡量选择。

看大堂、楼梯过道、业主公共活动空间等,是否有品质,是不是满意,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对自己未来生活和运动健康是否有直接的帮助。

在公摊继续存在的情况下,从买房的角度看,这或许是不得已的办法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