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唐代国宝北迁”争议:请,别总是“薅文物的羊毛”!

西安城记 2018-10-19 11:36:55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更多发现请关注 西安城记 文=聂海峰 前言 | Preface 自「唐 · 开成石经」要搬迁事件曝光以来,全国及本地媒体、包括多个自媒体等发表文章五十多篇,在近些年西安乃至全国文物保护史上都极为罕见。 城记君隐约记得:上次的反对声浪,大致在2000年前后。那几年全国“两会”,陕西代表总要提交同样一

更多发现请关注  西安城记

文=聂海峰

前言 | Preface

自「唐 · 开成石经」要搬迁事件曝光以来,全国及本地媒体、包括多个自媒体等发表文章五十多篇,在近些年西安乃至全国文物保护史上都极为罕见。

城记君隐约记得:上次的反对声浪,大致在2000年前后。那几年全国“两会”,陕西代表总要提交同样一份提案:申请发掘乾陵地下宫殿。彼时正逢“西部大开发”,时任的陕西省省长亦极力推进挖掘乾陵!两大理由:一是进行“保护性开发”;二是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站台“能为陕西带来巨大旅游收入”。

廿年一瞬,这与「唐·开成石经」北迁和曾相似。“保护性”搬迁,背后依旧是一以贯之的“门票经济”,“薅文物羊毛”式运作。

这里我们想再谈谈高家大院

前车之鉴

举世闻名的乾陵,位于远郊区,是“独立文物保护单位”。「唐开成石经」地处城市核心区,是另一种意义。

文物,一旦破坏决不可再生。当年,梁思成保护北京城墙的故事令人唏嘘。碑林博物馆一路之隔的地方,城记君亲历一个被毁掉的文化街区。

它就是位于柏树林兴隆巷42号的高家大院。它是著名剧作家、教育家高培支先生(1881-1960)故居。

1912年,高培支创立了易俗社,是世界上现存三家最古老的剧院之一。高家大院建于清朝末年,坐北朝南,为三开间三进院落,院内两侧厢房是“房子半边盖”的陕西民居特色。多个著名影视剧,曾在此拍摄(北院门,也有一个高家大院)。

每当想着这个场景,城记君都会想起一句歌词:“穿过旷野的风你慢些走,唱歌的人不时掉眼泪”。(《乌拉巴托的夜》)

当时,这座古宅一直在拆迁部门和地产商的虎视眈眈中度过,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当时,高培支之孙高公信还住在这里,多年来一直感慨“又躲过一劫!”这期间,它遭遇了拆迁所遇到的一切:断电、停水、墙被喷字和人身威胁。

十几年前,我实地探访兴隆巷正是秋风萧萧时节。兴隆巷是一条真正的古巷,有多个完整的古院落。当时,已被拆得七零八碎,凉风之下异常萧条。

经多方了解才得知,要拆掉它的是一个房地产项目:最初名叫“柏树林道路拓宽卧龙寺素食斋工程”,后来改名为“卧龙商城”,再后还用过“古韵沁园”和“文昌门古玩城”等名字。十多年过去,它从来没有经营成功过。

✄小贴士:看看当事人怎么说

“据碑林区处安办的同志介绍,卧龙商城工程是1996年经西安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实施的建设工程,对该地区实施拆迁也是合法的。由于该拆迁地区容居率较大,造成拆迁工作难度大、进行缓慢,加之在外资公司投资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港湾公司已着手大面积拆迁,造成后续建设资金缺乏,导致拆迁安置问题遗留至今。”

来源:2012年10月11日南方网

为何叫卧龙商城?因为,它背靠“西北排名前列禅林”——卧龙寺这座金山(隐藏在西安城墙内的禅境寺院,很多西安土著都未必知道),差点毁在“十年动乱”。

卧龙商城,要“薅卧龙寺的羊毛”。2012年10月8日《华商报》报道:“柏树林道路拓宽卧龙寺素食斋工程(现改为卧龙商城工程)原是碑林区重点工程,计划搞一个综合性旅游房地产项目,发展商为西安港湾工贸实业总公司。”萧条的“卧龙商城”,成为西安古城改造讽刺的样本:

对于使用者而言,它“门可罗雀”;对于文脉而言,它“贻害无穷”……少有的胜者,也许是当年在“道路拓宽”名义下,各个角色来来回回摸了“油水”。

西安古都,已罕见有古院落和街区。这个“卧龙商城”包围城孤岛的高家大院,成为西安现代古都发展史上的一次丑陋的“里程碑”事件!(图:by聂海峰)

根据当时的报道,“该拆迁地区容积率率较大”。兴隆巷那么多的老院落,如何睁着眼敢称“容积率大”?

结果,在真正的古巷和“千年名刹”之间,拆了老建筑、盖起容积率翻了好几倍的火柴盒式“假古董”。一个真正完整的历史文化风貌,就此直接被毁掉。这背后,决策的依据是什么?有多少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当时,陕西执着要开挖乾陵的做法,为陕西“赢”得一个民谚:“莫把西部大开发,当做西部大开挖!”

能做出一个“全域文化旅游区”吗?

我们的期待

如果对比,西安和北京是代表中国古都的两座城。但是,相信人应该明白,西安的古都感相比北京欠缺不少。

古都,包括宫殿、城墙、街巷、寺院、民居和学府等。可惜,西安只有“点”,没有“线”和“面”。

碑林所在的范围,可以说是最后的“遗珠”了!

从永宁门到文昌门这段距离,有举世闻名的西安城墙、“四大书院”之一的关中书院、“高级文物遗产”的碑林、千年古刹“卧龙寺”、为数不多的古院落……它构成了古都西安可以说最古老、最厚重的“国宝区域”。

阡陌街巷,林蔽檐墙,这些记忆中的场景,在西安绝大地方已不复存在,大量是仿造一条街。碑林所在的位置,尽管无数度改造,但尚留“气息”。

此建筑始建于唐代,当时在尚书省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将文庙、府学最终迁建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使文庙、碑林、府学同在一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探索北京的人知道这条线路:出了壮丽恢弘的故宫,登景山公园一览京城;穿越陟山门街,见古树、老胡同,拾步而至北海公园……“宫-城-山-巷-园”,一一在眼前铺开。

反过来看,为何西安北院门回坊游客量“秒杀”西安其它一切!它为何这么受欢迎?因为,在西安留给人可逛、可看、可玩的古街区,屈指可数。它就像成都的宽窄巷子和北京的前门大街。正是包括民族原因、改造难度大等各种因素,反而保留下来。

从这角度上讲,对比这几十年来改造后萧条的书院门、柏树林、德福巷,北院门地区算是古都的一大幸事!根据报道,西安古城墙内,真正的古院落不到三十来个——这,还不如北京一个胡同里的多。

“碑林-城墙”文物胜迹图(图/西安城记)

从城市规划、建筑、街区等各种角度,“碑林-城墙”片区,拥有“街-门-城-塔-巷-院-馆-寺”等,成为西安古都最后的“遗珍”。若改造,请心存天地,手下留文。

以碑林博物馆为核心的这个片区,为何不能“一盘棋规划”,把它规划成为城墙内“全域旅游”的一个示范区,形成一个“塔-城-院-街-巷-馆-寺”等5A全域景区,而不是把城墙和碑林博物馆它们当做一个个的“孤岛”?

城墙内街区改一条死一条,书院门地区相关的改造方案,还停留在反复“拆建”的角度!规划管规划,设计管设计,招商管招商——我们跌的跤还少吗?为何我们不能邀请王澍等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师,用“南宋御街”的方式自我更新、哪怕缓慢生长?

决策层应有“上帝的眼、菩萨的心”,在这里构筑一个文化“皇冠”,让碑林真正成为人类遗产的明珠。扩建,只是手段而已!

你北扩这点面积够吗?

前车之鉴

为何故宫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这是文化走进生活、历史显现活力、文明逐渐回归的必然。

不久前,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址引发了市民极大的讨论。在这个层面上看,碑林博物馆扩建后,估计不会比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面积大多少。

我们必须要澄清一个事实:碑林博物馆并非单个“博物馆”,它具有“不可移动的文物性质”,千百年历史传承,这里形成“文庙、碑林、府学”三者合体,从而形成文化片区。若换一个角度来讲,改造后吸引了更多游客之后发现空间不足,是否还要另寻场馆——那么,唐开成石经还移不移?

唐长安城留存千年的三大文化遗产:唐大雁塔、唐小雁塔和唐开成石经外)。「唐·开成石经」被誉为“世界上较大最重的一部书”:完成于公元837年,由一百一十四块石碑组成,共计65万字,每块石碑两吨重。因为场馆扩建,大动干戈的迁徙,100米!

作为不可移动的“国宝级”乃至“高级”文物,如果这样,大动干戈的让唐开成石经北迁100米,这很有可能是一个悲剧!

碑林博物馆收藏石刻文物4000多方,数量为全国之最,时间跨度达两千多年。由于面积限制,目前只展示了一千余方。2007年,国家文物局批复西安碑林博物馆是“扩建”,而非移动「唐·开成石经」。本是“北扩”,却成“北迁”——从合理性、合法性和程序性上讲,它都存在被“叫停”可能!

文物保护的职责,是保护而非破坏。在中国,“保护性的破坏”屡见不鲜。近些年,辽宁“最美野长城”用水泥抹平城墙而面目全非、宁夏黄土夯筑的古长城被改成青砖长城、凤阳明中都被修复的整齐簇新……泰山博物院被“铁腕”叫停,反映出国家文物局在重大问题上不会做一个“好好先生”。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唐开成石经

早在2007年,国家文物局就批复了“西安碑林发展整体规划”。按照规划,西安碑林博物馆占地面积将扩大到100亩,东至柏树林街,北到东木头市街,西接安居巷。由于政策、资金等原因,一直未能实施。2017年初,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提出碑林扩建,并拟对碑林所在街区进行同步改造。

对于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唐开成石经来说,搬迁更可能存在“不可逆的破坏性”。所以,2007年国家文物局批复是“扩建”,而非移动「唐·开成石经」。如今,泰山博物院可以“叫停,搬迁「唐·开成石经」若到“叫停”之时,这种损失,恐怕任何人都无法承担!

▲要记住,保护文物才是排名前列要义。

关于「唐开成石经」的北迁问题,学术界和媒体界已有不少的讨论。我们亦参与了呼吁的行动。作为城记守唐经第三篇,我们这里想做最后三点的总结:

排名前列,事实证明,任何在非不得已情况下进行的所谓“保护性开发”,结果都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第二,它不只是一个“博物馆”,千年来都是城市文化中心所在,要单做一个片区而非一个“景点”看待,不要老薅文物的羊毛。第三,希望决策层应有“上帝的眼、菩萨的心、文学家的情感”来看待,“拆建”一时容易,却无法再回头。

西安城记“守唐经”系列:

你会移走钟楼吗?他们为何,想要搬走这“唐国宝”?

“国家文物局叫停”这种事件,会在西安城上演吗?

西安城记的读者投票:

文=聂海峰

©版权声明:西安城记原创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投稿及联系:150 336879(微信)

超两百万阅读,「西安城记」为城而写

我们用脚丈量这片土地

专题❶:规划

他在“大西安”划了一条轴线,决心做成高级

大西安区划调整提上议程?关键的一步在哪

再见,西安“断头路“:2-3年,打通五十余条

专题❷:城脉

从“都城”到“县城”:西安古都,是怎么消失的

西安中心区的救赎:铁腕规划下的最后机会

泱泱大西安,改造后衰落的,何止是东大街

专题❸:风物

我们走遍长安城内外,选出“西安最美的街道”

致友谊路上的法桐树:但愿此一别,非永别

秦岭无缘“林荫大道”:长安区,偏偏种不对树

专题❹:教育

今天,我们谈谈为何支持“问政”西安教育?

致西安的一封信:在西安,为何上学这么难?

我们绘制了一份小学分布图,看西安上学难

—西安城记,发现身边这座城—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