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关键时刻 凭什么敢放开大城市户籍

马跃成 2019-05-07 00:37: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与其去年底之前相比,今年以来,楼市确实出现了一股清风,让人们感觉到挺舒服的。首先是燕郊房价的止跌上扬,然后是好几个城市的首付贷款优惠利率调整,进而是多个城市以人才引进为名部分放开楼市限购。

【楼市调控关键时刻 凭什么敢放开大城市户籍 】

(文/马跃成)

与其去年底之前相比,今年以来,楼市确实出现了一股清风,让人们感觉到挺舒服的。首先是燕郊房价的止跌上扬,然后是好几个城市的首付贷款优惠利率调整,进而是多个城市以人才引进为名部分放开楼市限购。人们不能不想,这次是不是又让某某人说对了,房价真的要在2019年进入下一轮上涨了。

确实,3月份以后,随着部分城市的成交量和价格小幅上升,很多人认为,楼市又迎来了“小阳春”。但是,很快,在4月19日召开的较高层会议上,再次郑重提出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这是排名前列次,将城市承担主体责任作为长效机制提出了。也就是说,以后楼市的发展状态,直接找市政府进行问责了。这具体责任就是政府要长期坚持的底线,并且问题说的很清楚,长效机制是楼市调控,不是要发展支柱产业。

几乎在同时,住建部点名批评部分热点城市,“住宅销售回暖、土地市场热度回升,需引起高度关注。”并且还对2019年排名前列季度房价、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城市进行了预警提示。要求各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夯场平稳健康发展。从3月份的国家统计局数据看,西安和丹东房价上涨和房价增速名列前茅,肯定在住建部点名之首的位置。

近期,自然资源部也反复强调住宅用地供应的调控目标。要求,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36至18个月实主体责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出现大起大落,确保房地产市的,要适当减少供地;18至12个月的,维持供地持平水平;12至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要显著增加并加快供地。土地市场成为楼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正式走到了前台。

去年,西安人才大战,被认为是为房地产托市找接盘侠。总体来说,这个效果还是不错的,据说一年时间,就引进了100万的人才落户西安。之后,石家庄的零门槛落户,让人们对全国的人才争夺战,也多了几份期待。是抢人才没错,但是,是抢楼市接盘侠?还是抢创新科技发展的优秀科技人员。每个城市肯定都是心知肚明。

不过,4月初,发改委发布文件,要求全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这项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户籍制度正式从“批准制”向“登记制”的转轨开始了。他的意义远远不是为房地产找到接盘侠这么简单了,这是革命性的大举措,户口两元制度就要土崩瓦解了。

户籍制度放开之后,就再没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分,因为,人们可是随时进行转化。未来怎么坚持城市人口不能到农村购房,也将面临挑战。而城市人口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办法,与从农村的农保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人们到城市购买了房产,是不是就能享受到城市的福利待遇?转到城市以后的农民在变成市民之后,其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怎么楼转?政府还必须面对一个逆城市化倾向的出现。有恒产者有恒心,具备城市户口以后的农民,该做出怎么样的平衡,这个东西其实也很麻烦。

一个很好理解的现象就是,当城市户口,轻而易举就可以办到的情况下,人们对城市户口也就没有多少期待了。发改委出台这个政策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刺激楼市尽快回暖。全国都放开了,西安的人才争夺政策,也就没有意义了,石家庄的情况只能说是,早走了一步。多年来,城市户籍政策都是楼市调控的一个手段,甚至居住证都能用作楼市调控政策,现在突然全部放开户籍制度,难道不担心,大城市人口爆棚式增长,不担心楼市因此出现再次的疯狂上涨?

看来政府是有了特别的信心,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城市房价已经高到一定程度,即使是放开购买,真正进城购房的人并不多。另一方面,现在库存依然严重,很多城市的保有量都在半年以上的销售周期。放开农民进城,能帮助消化城市库存,也是专家们一直提出的政策之一。虽然这样的政策有点损,但是,如果能实现这个目的,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管别人何干?

在红五月到来之前,发改委放如此大招,终究还是楼市调控已经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具体表现,楼市就算是到了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大起是不可能了,我们提出的口号,还有防止大落,是不是能实现这个目标,放开户籍是一个措施,但是,结果如何,还要拭目以待。【本文由“马跃成”账号发布20190507】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