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反人类设计几乎遍布每座城!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好的设计 应该是以人为本,为人而生 让人活得更加舒适,更有尊严

几乎每座城都少不了

奇葩的公共设施和城市设计

一下雨就变地雷的人行道地砖

走着走着就被拦截的盲道

豆瓣 @人家不是猴哥啦

怎么总有刁民想害朕!

前不久,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

李迪华老师

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开课

《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

他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

我们究竟生活在怎样一个

“危机四伏”的城市

神州大地上的车道和人行道之间

总有一道神秘的落差

这个高度说高不高,说低不低

总能绊人于无形

20年以前李迪华老师的一位好友

就因为城市中一个非常小的坎

把肩胛骨给摔断了

没多久就因此离开了人世

在四川省都江堰的大街上

人行道不仅有坎,还有沟

都江堰是以排灌系统为名

所以设计师就在这个城市

最中心、最重要的一条大街上修了一条

和人行道如影随形排水沟

如果是老人、小孩、

推着婴儿车的爸爸妈妈

夜晚走这条路

要120分的小心才能避免

“阴沟翻船”

但在很多发达国家

他们都采用一种平层街道

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无缝衔接

这样的设计

不仅对婴儿车、残障人士的轮椅等

更加安全、便捷

而且经过实践发现

也并不会引起大混乱

大家都井然有序地走自己该走的路

有坎就算了

有时候连走路的空间都所剩无几

左边是楼梯

右边是车道

最窄的地方不到30厘米

本来牵着手、并排走的母女

只能暂时分开竖着走

地铁站、公交站附近

总是围绕着一群自行车

背包带被自行车车把挂住的情况

时有发生

李迪华老师曾亲眼看到

一位孕妇被自行车挂倒在地

可当被问到“需要叫救护车吗”的时候

她却淡定地说

不用,我已经习惯了

我们的人行道似乎非常脆弱

只要下雨,就会变得难以行走

有一种宛如波浪的城市步行道

路面坑坑洼洼

起伏非常大

一到下雨天,你就知道什么叫

“深一脚浅一脚”

这是因为我们的行道树

选择了一种浅根系树种

树根从透水砖和下面铺装的水泥之间钻来钻去

道路就会变得起起伏伏

说人话就是

好路都被树拱了

所以这种路几乎每年都要把砖搬起来

然后把根给去掉

再把道路铺平

这种情况反反复复

这也是为什么你会有种

“怎么老是修路”的错觉

做一个中国的行人

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每到节庆活动的时候

我们就会在路灯上挂宣传标语

可这种设计只要稍不留神

就会碰到头

而且标语里往往贯穿着

没有经过处理的铁杆

侧切面粗糙且锋利

其实非常危险

常常在路面上横行霸道的

还有电缆斜拉线

成年人都要警惕以免被绊一跤

末端张牙舞爪的铁丝

更是和婴儿车高度惊人的契合

人多时,一个不小心就会酿成惨剧

十字路口更是“危险重重”

某次带学生实习的李迪华老师

随手拍到这样一幕

蓝衣服的小朋友

先是撞到了右边的“让”字标志杆

然后他爬起来迅速冲过马路

结果又撞到对面的那个墩

让人心疼又无奈

有的斑马线前面还设置了栏杆

到底是让过还是不让过?

掐指一算

莫不是要让我跨栏?

就连景点、公园、步行街的设计

也并不能让尽善尽美

这是中国最有名的步行商业街之一

乍一看古色古香

但参差不齐的台阶

让人每向前迈一步

都要担心自己的脚趾、担心自己的高跟鞋

担心下一秒钟你的人在哪里!

豆瓣 @泠鬼

还有绿地里

经常能看到的石板小径

一格娘炮,两格扯蛋

用户体验差的鸭批

某街心公园中伫立着一个漂亮的雕塑

不少儿童在这里玩耍打闹

然而几乎没人发现

它旁边种植物的居然是剑麻!

虽然四季常绿,经济实惠

却也十分危险

因为它尖锐的叶片

可以轻易刺瞎人的眼睛

这种被叫做健身步道的石子小路

也是个坑货

李老师实名辟谣

它不但不能健身

老年人经常走还会得一种

叫作神经痛的疾病!

大学校园也是奇葩设施重灾区

某学校设计学院的教学楼

台阶设计太过崎岖

以至于让人不知道该如何走路

没有任何必要

硬要凹造型的曲桥

难道不担心

晚上走这里的学生会掉到水里吗?

就连中国较高等学府

北大教学楼的楼梯也被发现设计失误

本着对学生的关心

李老师给北大后勤部部长打了个电话

三天之后

这里就装上了一个安全护栏

看,这样不是好多了吗

最该懂得体谅人的医院

也暗藏雷人设计

某医院住院部旁边有座“康复花园”

然而里面的凉棚

却设置了一个5厘米的小坎

轮椅根本上不去

这个台阶很高的亭子同理

再次将身体不便的病人拒于门外

在往里走还有一个用玻璃做的小广场

晴天的时候阳光暴晒

玻璃的反射出的眩光让人感到不安

下雨下雪天就更甭提了

玻璃会变得非常滑,难以行走

这是康复花园还是康复陷阱???

饱受诟病的还有城市亮化工程

当城市被照亮时

形象和想象力都消失了

某城市公园内有一个

完全自然的山丘

然而某天这里突然安排上了

漫山遍野的灯光

结果蚊虫来了

人不想去了

鸟儿和星星也都消失了

好的设计

应该是以人为本,为人而生

让人活得更加舒适,更有尊严

我们不得不承认

在城市设计优化的路上

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只有正视、呼吁、改正

我们的城市才会越来越好

相信那一天,离我们不会太远!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